999全讯白菜网
999全讯白菜网 999全讯白菜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杨荣华/熊二虎教授团队在炔基肽链纳米金探针构建及应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0日 10:29浏览次数:

金纳米颗粒(AuNPs)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备受关注,包括高消光系数、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尺寸依赖的光学特性以及高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能力。基于这些特性,研究者们通常通过金-巯(Au-S)共价键将各类功能分子(如抗体、适配体、多肽和聚合物等)修饰到AuNPs表面,构建多功能纳米探针。这些功能化的AuNPs在生物传感、细胞成像、药物递送和疾病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Au-S键固有的化学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特别是面对细胞内高浓度的生物硫醇(如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等)时,Au-S键容易发生配体交换反应,导致探针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最终造成检测信号失真,严重影响其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一局限性促使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更稳定的AuNPs表面修饰策略。

针对上述挑战,该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炔基(-C≡C-)与金原子强相互作用的解决方案,开发了一种快速、稳健的肽链功能化AuNP偶联物(PFCs)构建新方法,整个偶联过程仅需两分钟即可完成。研究表明,与传统的Au-S键肽链偶联物相比,这种基于Au-C≡C键的偶联物具有显著优势:在生物硫醇抗性方面,即使在高浓度谷胱甘肽溶液中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在环境稳定性方面,可在高盐浓度、宽pH范围和高温条件下维持稳定性能,其稳定性与金硒(Au-Se)键肽链纳米金探针相当。值得注意的是,该探针在抗氧化性、肽链修饰成本和组装效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Au-Se键探针。

作者评估了基于Au-C≡C键的肽链纳米金探针在肿瘤细胞成像中的信号保真度。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内的生物硫醇不会干扰该探针的信号输出,只有Caspase-3对探针上肽链的特异性切割才能产生有效的成像信号。这一特性显著提高了检测信号的保真度和特异性,为细胞成像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的工具。

总的来讲,该策略不仅解决了巯基肽链AuNP探针对生物硫醇稳定性的问题,还为肽AuNP纳米探针的构建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其成为临床诊断、药物递送和生物医学研究等生物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文章第一作者为7003全讯白菜网址博士研究生都金莲和硕士研究生徐海丽,通讯作者为熊二虎教授,我校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24351

上一条:苏徽团队在电催化水分解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下一条:黄学良课题组在桥联C-H键活化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关闭